
中医思维,是象思维。
由外揣内,取类比象。观象是能力,形象是对话,比象是实战,抽象是升华。因此,中医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,高超的阐释能力,强大的实践能力、精准的抽提能力。五行理论,对中医最大的贡献,是把看似割裂的各种事物联系起来,以“象思维”生成在整体论基础上的系统论。
阴阳理论,是中国文化的根基,以易经为统领,主要阐述道的演化规律,是整体论的理论总纲,同时也是五行理论的基石。
整体论,是天人合一的思想,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,因此,明了人体的五行是学习中医,以及健康养生的关键。
五行理论是系统的整体论,五行和五运、五方、五脏、五味、五色等都是统一的整体,一叶知秋,观一可知百,掌握了人体五行理论,就可以对病情进行预期管理。上医治未病的实现,离不开人体五行理论。
同时,专业性越强,传播性越弱。
把中医知识转化为可理解的叙事模式,通过故事化的框架降低理解门槛,同时保持知识的系统性。因此,难免有很多谬误,敬请大家批评指正。
水篇:天一生水,水是生命之源,把人体的水循环写清楚。“水”对应的脏器是肾脏,肾脏是先天之本,把肾脏在人的整体中的作用讲清楚,并尝试写出其内部运作机制。
火篇:地二生火,火是动力之源,把人体的动力系统写清楚。“火”对应的脏器是心脏,心为君主之官,阐述心脏的整体作用,以及内部的运作机制。
水火篇:乾坤坎离,为易之门户,乾坤为体,水火为用。“水升火降”是人体最重要的大循环,水性本降,火性炎上,通过肝木助水升,通过肺金助火降,实现了人体完美的有机循环。
木篇:天三生木,木为生发之根,一年之计在于春,“木”对应脏器是肝脏,肝脏是将军之官,阐述肝脏的整体作用,以及内部的运作机制。
金篇:地四生金,金为重器,“金”对应的脏器是肺,肺通天气而降地气,为相傅之官,阐述肺脏的整体作用,并尝试讨论人体各类气、炁、氣。
土篇:天五生土,土为中央枢纽,“土”对应的脏器是脾,为后天之本,阐述脾胃的整体作用,并尝试讨论五色、五味、五德等和脾脏的关系。
综上所述,以五行的理论解读五脏的功能,知阳者必知阴,知表者必知里,五脏之理既明,六腑顺然通晓。
智者察同,愚者察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