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八字论命过程需要原局和岁运的统一结合,原局为静态,岁运为动态,彼此谁都离不开谁,是需要互相参考的,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明确原局在岁运中的吉凶,所以必须把原局披上岁运的面纱然后再仔细端详,这样你才能看出真正的美丑,吉凶。
尤其是在“用神”的选取上,如果只盯着原局选好“用神”,当岁运加入以后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即使“用神”出现也没见得多好,有的反而为凶,这是为何呢?“原局用神”和“岁运用神”到底有何区别,为何会有如此差异呢?
“原局用神”就是只盯着原局静止的八个字所推算出的格局喜忌,从而定义出的“用神”。这种“用神”完全依赖原局的构架,它起到辅佐原命局天地之主气成格成局的作用,通过“原局用神”与格局的配合就能明确命主先天是什么样的材料,获取财官名利的手段以及效率。
“岁运用神”是指通过动态的岁运与原局发生作用,从而启动新的格局或者对原命局进行修复,“岁运用神”本质上有两方面的作用:
第一是为“原局用神”服务的;当原局格局清晰,也就是有一定格局架子了,“原局用神”也透出已立,有病有药看着是不错的,此时通过“岁运用神”对“原局用神”的力量进行增减,比如当“原局用神”的力量弱,“岁运用神”就要生助它,“原局用神”的力量过强,“岁运用神”就要抑制它,从而尽可能的达到格局平衡之态,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此时的“岁运用神”是“原局用神”的相神;
比如原局为七杀格,杀旺有四个,原局有一个印星在化杀,印星就是“原局用神”,此时杀印相生,日主身弱用印,印可以一箭双雕既化杀又生身,但是一个印星化四个官杀稍显力乏,此时喜欢岁运再来印星补给,所以“岁运用神”喜增加印星的力量;而如果原局四个七杀,但同时有三个印星在化杀,日主身弱,此时的“原局用神”虽然也是印星,但很明显印星要把七杀化虚了,此时“岁运用神”就不喜欢再来印星,因为如果再来哪怕一个印星都会把七杀化成狗,那么此时就需要“岁运用神”辅佐降低印星的力量,那就需要用点财星,让财星损印生杀,保证七杀的力量,“岁运用神”就是财星。
这种情况在实务论命中经常遇到,有很多人会有疑惑,为什么我身弱杀旺,“原局用神”明显为印星,今年是印的流年,但我的事业还不好,反而更差呢?看大运会发现,大运就是印星,流年再来印星,命局中自己又没有带财星损不了印,岁运又在无限制的加印,而七杀就原局那么几个,很明显化过了七杀,那流年肯定是不利事业的。
第二是为新格局服务的;当原局的格局不清晰,也没有任何的气势,此时“原局用神”就比较模糊,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命局,而随着岁运的引入,会打破原局过于平凡的局面,原局经过岁运的调和会发生格局上质的转化,从而“原局加岁运”就形成了全新的格局,这就好比原局是一把烂牌,但经过岁运的重新洗牌突然变得井然有序,有模有样,此时就可以定义出清晰的“用神”,我们也把它叫做“岁运用神”。
很多人在论命时总喜欢盯着原局不放,费好大劲看似终于取到“用神”了,心生欢喜,然后再去岁运找“用神”,只要岁运来“原局用神”就自认为是好运,如果岁运不来“原局用神”,就认为是差运,好像是一个事物给截成了两段,也可以叫做:头疼去医头,脚疼去医脚,而忽略了岁运和原局在格局的角度是统一的整体,这种论命方法其实就是把原局和岁运给彻底割裂开了,并天真的认为岁运的作用就是提供“用神”,没有“用神”就一无是处,而忽略了岁运的到来是要和原局发生格局重组的,牵一发而动全身的。单独看原局当然也能解读出命主的一些基本信息,但大都是命主先天的人生状态,比如命主的性情,价值取向,婚姻感情,六亲关系等,但如果要看事业财运的发展变化一定是要与岁运结合的。
还有就是这样的论命方法缺失对“用神”效率的量化判断标准,到底“用神”用多少最有效,而用多少又超标了呢?其实这也是旺衰派很难回答的问题,比如旺衰中经常论到身弱喜印比,那么到底多少个印,多少个比合适呢?所以“用神”和“忌神”一定是辩证统一的,“用神”多了很容易转变成“忌神”,这个道理必须要懂的。
比如原局的七杀很旺,有食神来制,食神为“原局用神”这是毫无疑问的,那么岁运就一定喜欢食神再来吗?大多数人会认为来食神肯定好,来七杀就是凶,但实际并非如此,如果原局食神力量足够,就算岁运来七杀也不为凶,因为原局已经把七杀制服了,甚至都快制过了,岁运就必须要滋杀了,或者减食了,那么“岁运用神”此时就不能再增加食神,反而可以再来财星化食,或者七杀补杀,或者印星削弱食神的力量,至于到底七杀何为制服何为制过,那就要从根本上判断力量的对比了,原则就是突出食神与七杀之间要以少胜多,以一敌百即可。
所以看八字不要总盯着原局不放,原局是基本的框架结构,有的八字原局格局清晰的,能很容易得找到“原局用神”,但大部分八字原局的格局是不清晰的,甚至都是不成格的,此时“原局用神”就会非常的模糊,而此刻就需要结合“岁运”来看,因为很多情况下岁运会和原局重组,从而发生格局转型,以此来判断用神会更准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