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伤,命理中既天才又疯狂的十神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——无法忍耐。脑子里冒出什么想法,就必须立刻说出来。比如领导讲话犯了错,别人都默不作声,食伤的人却会直接站出来指出。这种不加掩饰的表达欲,恰恰体现了人最原始的欲望。
因为它是【我生】,如饥饿要吃饭、寒冷要穿衣,都源于内心最本能的渴望。这种特质在西方文化中备受推崇——有想法就说,有才华就秀,哪怕不够成熟,人们也会报以欣赏的态度。
但在传统东方社会,食伤却不那么受待见。【伤官】二字就暗示了它的特性——克正官。就像阴火克阴金,同性相克最为致命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以正官为尊的古代社会,食伤的地位相对低下。
有意思的是,食伤在现代社会迎来了翻身。医生、律师、艺术家、主播,这些靠专业技术吃饭的职业,都与食伤密切相关。可以说,大多数人的第一份工作都倚仗食伤:写代码、画设计、做内容、手工活、自媒体,等等,某项手艺或技能,都是依靠实用技术。在这个扁平化、自由化、开放的时代,食伤已然成为最普遍的谋生方式。
食伤的人往往具备超强的感知力,敏感。这种敏感既是礼物也是负担。它让食伤的人在艺术领域天赋异禀,却也让他们过度消耗自己。所谓【聪明不过伤官】,食伤的人能看到常人看不见的东西,能想到他人想不到的点子,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聪明。
东西方对食伤的态度形成有趣对比:西方推崇这种特立独行的天才气质,东方则更偏爱七杀般的谋略智慧,依旧以尊崇官印为核心体系。
在这个日益开放的世界里,也许我们该学会在东西方价值观中寻找平衡,既尊重个性的张扬,也不忘谋略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