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过盲派的人,多多少少都听说过“贼捕”结构,此结构在盲派的“体和用”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出“贼神”和“捕神”,这一说法实际上就是在讲如何在命局中“抓贼”,只不过用比喻的说法听起来就略显神秘,那么问题就来了,到底如何谁是“贼神”,谁是“捕神”呢?这种结构成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?“制什么得什么”该如何理解呢?
首先“贼捕”结构的应用条件是五行之间的“制”,也就是“克”,它并不适用于“生和化”,那么制方就被称为“捕神”,你可以理解为“捕快”,;而被制方称为“贼神”,也就是“贼”,现实中用“小偷”作比喻;“贼捕”结构的突出特点就是:制方也就是“捕神”一定要成群成势,而被制方“贼神”一定是相对孤立,白话解释就是“人多欺负人少”。
“贼捕”结构为什么要“捕神”成群成势,而不是单单的力量大?这是因为要让“捕神”对“贼神”构成围剿之势,所以有人形象的比喻为对“贼神”的“包制”,也就是把它包围起来而制。
“贼捕”结构要把“贼神”制尽最好,不是简单制服就可以了,这其实就是一种清局的过程,让“捕神”把“贼神”彻底消灭,这样才能体现出“捕神”的价值,如果制不尽“贼神”,它还会在命局中和“捕神”发生争斗,影响命局的稳定。
“贼捕”结构的“制什么得什么”其实得到的就是“贼神”,但前提一定是要“制尽”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去掉”,比如“贼神”为官星,则制官得官,为财星,则制财得财,为食神,则制食得食等等;但前提是不能让“贼神”在命局中留下任何残余的力量, 但凡只要制不尽“贼神”就一定是得不到。
《滴天髓》在“论众寡”中就指出:“强众而敌寡者,势在去其寡;强寡而敌众者,势在成乎众”。
这里的“势”就是指的形势,气势,表达出原局中五行的势力,“强众”者意味着拥有强大的势力,也就是盲派讲的“捕神”,而“寡者”意味着势力单薄,那就是“贼神”,五行之间一旦出现势力上的强大落差,那么就要懂得顺势而为,也就是顺着强者的力道方向进行疏导,强者去掉寡者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也可以理解为少数就要服从多数,所以有的命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,比如“旺极不克,衰极不扶”。
“贼捕”结构关键在于判断“贼神”和“捕神”之间的力量对比,到底哪种情况下可以制尽“贼神”呢?是三个打一个,还是四个打一个,还是几对几合适呢?这就属于实战经验的环节了,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来分析。
如果原命局“捕神”成旺势,但并没有“贼神”,如果大运见到“贼神”能够被制尽,也是“贼捕”结构;但如果大运再来“捕神”那就要应凶了。
如果原局“捕神”成旺势,“贼神”虽孤立但也不弱,此时大运喜再加大“捕神”的力量,将“贼神”彻底制尽;此时是不喜大运再来“贼神”的,因为“贼神”再来意味着更加无法被制尽,双方就会出现打架,那就破局了。
有的人认为“贼神”一定要在天干,因为天干虚浮,力量偏弱,这样比较容易被制尽,这种说法确实是有道理的,但并不完全正确,“贼神”在天干确实好去,但在地支一样也可以被制尽,甚至就算“贼神”在月令占据旺点,但周围被一片“捕神”围绕,月令虽旺但又能怎样,依然可以被去掉,也论被制尽。